第214章 三年_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
笔趣阁 >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> 第214章 三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4章 三年

  时光匆匆,转瞬即逝,转眼间便来到了1955年。

  这三年间,世界局势越发紧张,美苏两个阵营的冷战已经到了尖锐时期,而朝鲜战争无疑是这个时期的产物。

  好在在僵持阶段,双方最终选择了放手,而不是无限制的消耗。

  1952年7月朝鲜战争的双方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,东亚的和平的曙光终于到来,但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却让人们明白,真正的和平仍然遥不可及。

  此次战争,由于有了南洋的默认的民间支持,大陆打的没有历史上那么艰难,各种紧急物资都得到了足量足质的供给。

  从二战结束后,亚非拉美的广袤土地上,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觉醒,他们不再满足于被殖民统治的命运,而是选择奋起反抗,而这时期在苏联美国的支持下,也成为各国反抗殖民统治的高潮。

  先是法国,在结束与南洋的漫长战争后,又迅速陷入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中。这场战争让法国疲于奔命,国内的经济和民心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。

  与此同时,北印度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。这场运动由伟大的印度领袖甘地倡导,以和平的方式向英国表达了对独立的渴望。

  最终,英国不得不承认北印度的独立,结束了在这片土地上的殖民统治。

  英法两国,这两个曾经的殖民大国,在短短的几年间,因为殖民地问题而疲于奔命。

  他们的国内经济迟迟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,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德国在冷战的交锋中逐渐崭露头角。

  由于处于冷战的前沿,德国成为了美苏两国争夺的重点。

  为了遏制苏联的势力扩张,英美两国逐渐放宽了对西德的制裁,这为德国的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的契机。

  与此同时,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也为德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。

  这个旨在帮助欧洲重建的援助计划,让德国抓住了机遇,迅速从战后的废墟中崛起。

  德国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,工业、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。

  一时间,德国的势头大有超越英法的趋势,成为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重要力量。

  与此同时,南洋在这三年里,逐渐将当年抗苏二把手让给了英国,随着与苏联矛盾的逐步解决,南洋与苏联的对抗越来越少了。

  三年里以南洋为首的海外华人国家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这其中马达加斯加、吉布提、斯里兰卡以及刚果,这些早期就被华人掌握的国家。

  经过近三年的辛勤耕耘,这些国家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不仅全国范围内彻底摆脱了贫困的枷锁,更是成功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。

  农田里,稻谷金黄、瓜果飘香,农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城市中的工厂里,机器轰鸣、工人忙碌,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  这些国家已经开始向初级资本主义转变,经济活力不断增强,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。

  与此同时,西非的尼日利亚、喀麦隆、安哥拉以及莫桑比克等国,也在南洋三年的无私援助下,取得了显着的进步。

  三年里南洋不仅提供了物资援助,还派遣了专家团队,帮助这些国家改善基础设施、发展农业和工业生产。

  如今,这些国家的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,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。其实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显着的成就,除了南洋国家的援助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——那就是经过多年的战乱,各国的人口大规模缩减。

  这使得平均到每个人的资源足够的多,只要稍微努力一下,就能解决温饱问题。

  有着充足的资源和华人与生俱来的勤劳,这些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将一点不比西欧各国差。

  南洋在这三年来,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而迅猛。

  其实自从建国后的十年间,南洋就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,展翅高飞,不断刷新着发展的记录。

  前期由于受对外战争的影响,南洋只能是保证百分之10以上的发展速度,这对一个新兴国家并不新奇。

  可是从结束对外战争后,南洋每年的增速从之前的百分之10以上一下子增长到了百分之20多。

  自从这个数据出来后,南洋政府为来保持低调,不得不在每年的国资会上将这个数据做小。

  即使如此也是在百分之15左右,这已经引起了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注意了。

  据南洋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至1954年,南洋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升至惊人的450亿星币,这一数字折合为美元,相当于500亿美元,这一成绩已接近美国当时160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。

  经济的发展,通常伴随着人口的增长,这几年,南洋的人口的增长也如同经济的腾飞一般迅速。

  经过近十年的鼓励生育政策,南洋的人口总数已经飙升至1.5亿,并且每年保持着百分之15的高速增长。

  可以预见,在未来的十年里,随着南洋经济的持续发展,人口数量将达到6至8亿之间。

  届时,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南洋将屹立在世界东方,只要国内保持稳定,任何国家都无法轻易动摇南洋的地位。

  在南洋的大街小巷,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玩耍,老人们在树荫下悠闲地聊着天。

  这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着南洋的繁荣与和谐,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南洋人民正携手并进,共同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  走在南洋的街道上,你就会发现,南洋在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,并不是牺牲人民的幸福指数。

  而是依靠创新,和产业的快速更新迭代。

  自从成功制造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以来,便开启了其科技产业的辉煌篇章。

  随着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的问世,南洋的计算机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。

  众多计算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他们纷纷投入研发,每年都会推出大量新款、高性能的计算机产品。

 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,还远销海外,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赞誉。

  晶体管计算机作为南洋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代表,更是成为了这两年南洋对外出口的龙头产业。

  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不仅为南洋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,更提升了国内工人的生活水平,保证了他们的幸福指数。

  这也是南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原因所在。它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更在保障人民幸福方面。

  一时间南洋模式的资本主义成为美国攻击苏联的模板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